看完上篇《皮革通識課(一):皮革是怎麼製造的?只有植鞣皮才環保嗎?》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從前處理鞣製後加工這三個皮革製造階段所使用的材料、工序差異分別切入,來分類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皮革。

圖1:簡化的皮革製造流程

前處理階段—依來源動物分類

首先,前處理的材料來源,也就是不同的動物物種,是最直觀的皮革區分依據。

物種類型會直接影響皮革的外觀與性質,例如:牛皮強韌、綿羊皮柔軟,鱷魚皮紋路特殊,鴕鳥皮則帶有毛孔。常見的動物皮革種類和特性,在《那些買皮件一定要知道的小事-皮革種類》文中已經介紹,這裡就不再贅述。

不同動物的皮革價差相當大,但與耐用度、實用性的關聯較低,主要視稀有程度而定。

鞣製階段—依鞣製方法分類

除了動物來源外,鞣製方法也是造成皮革性質差異的重要因素,主要可分為鉻鞣植鞣其他

.鉻鞣皮 (Chrome-tanned leather)

鉻鞣皮是目前皮革市場中的主流,市面上的皮革製品約有七成以上是使用鉻鞣皮製作的。千變萬化就是它的特色,質地可能柔軟,可能硬挺,顏色和應用範圍也非常豐富。

.植鞣皮 (Vegetable-tanned leather)

植鞣皮通常手感強韌、紮實,且打濕後便能輕易雕刻與塑形,製作出具有個人特色或立體結構的作品,這些都是植鞣皮雖然鞣製時間較長,卻始終無法完全被取代的原因。

.其他

除了鉻鞣與植鞣,另有油鞣、鋁鞣、醛鞣等其他鞣製方法,製造出的皮革各有其獨特之處。但這些工法普及性較低,相關產品在市場上也較少見。

後加工階段-從表面塗飾方式分類

後加工的操作五花八門,不同工序還可以交互搭配,進而產生無數變化,很難歸納出一套簡單又完整的分類法。但一般消費者接觸到的皮革,或多或少都是有經過表面塗飾的,在這裡我就以表面塗飾技術作為依據,將皮革概分為:苯染皮輕塗料皮重塗料皮磨面皮四類,接下來分別說明

 

.苯染皮 (Aniline leather)

苯染皮指的是只經過染色,表面未噴覆塗料,呈現天然皮面的皮革,在皮面上還能看到清晰的毛孔。由於沒有塗料修飾,苯染皮需要挑選幾乎沒有蟲斑、擦傷等瑕疵的最高級皮胚來製作,生產成本相當高昂。但同時,這類皮革也比較容易刮傷、磨損或是吸附髒污。另外,苯染皮的顏色易受皮胚底色影響,較難製作出鮮艷及單純的顏色,例如金黃色或白色,而通常會製成較沉穩的顏色,例如:深藍色、酒紅色、棕色、黑色等。而染色效果也會因皮革各部位纖維對染料的吸收程度不一,多少會有點深淺不同的變化。

手工皮件常用的植鞣皮,絕大部分屬於這類型,因此有些人會將苯染皮的特性誤解為植鞣皮的特性。但其實鉻鞣皮一樣能做成苯染皮,一樣具有容易刮傷、磨損、吸附髒污,及顏色不均、可能隨著使用而逐漸變化等特性。

圖2:苯染皮的特色

.輕塗料皮/半苯染皮 (Semi-aniline leather)

輕塗料皮,亦稱作半苯染皮的皮革表面噴覆了一層輕薄的塗料,能稍微遮掩瑕疵及皮胚底色。相對於苯染皮,輕塗料皮擁有塗料層修飾,選用皮胚的標準就稍微寬鬆一些,表面有淺層、輕微瑕疵的皮胚,經過輕磨面後再噴覆塗料,就能不著痕跡地使用了。這類皮革能保留皮革大部分的柔軟度與彈性手感,也還看得到表面毛孔與天然紋路,同時藉著塗料,能覆蓋皮革底色,製作出飽和、鮮豔的顏色,甚至提供基本的撥水、防髒汙效果,我個人認為是將皮革的價格、功能與質感平衡得最好的一個類型。

圖3:輕塗料皮的特色

.重塗料皮 (Pigmented leather)

重塗料皮則是市場上最容易見到的皮革。與輕塗料皮相同,是將皮胚表面的傷痕磨除後,噴覆塗料製成,但塗料層更厚,而得以利用皮面瑕疵較重的皮胚製作。較厚實的塗料層能提供不錯的保護效果,讓皮革較不容易刮傷、磨損,一般來說也不會吸水。這類皮革已不一定能觀察到表面原本的紋路或毛孔,通常手感也較為僵硬、無彈性

圖4:重塗料皮革的特色

.磨面皮

磨面皮是將皮胚經過砂磨製作而成,表面呈現開放的皮革纖維。依砂磨的程度高低,皮革的觸感也不大相同,可再細分為起毛較短的 nubuck 與起毛較長的麂皮絨面皮

Nubuck 原指一種後加工技術,現在則代稱使用這種技術製作的皮革,將表面完整無瑕疵的皮胚,透過輕磨面工法製造出細緻、高級的毛絨感。Nubuck 的中文直譯做「牛巴戈」,容易讓人以為是牛皮產品,但其實這種技術不只能應用在牛皮,羊皮、豬皮,甚至鱷魚皮都能應用nubuck技術。

麂皮 (Suede) 外觀與 nubuck 有些許相似,名字也同樣容易引起誤會。原本指的應該是「麂」這種動物,或是鹿科動物的皮革,牠們的皮革背面天生就具有比較柔順的觸感。但目前市場上已用來泛稱經過磨面處理後,起毛較長的磨面皮革,通常是牛皮、羊皮或豬皮製成,而非原意所指的麂或是鹿科動物,因此為了避免誤會,我個人比較傾向稱之為絨面皮。這種皮革選用皮胚的標準較寬鬆,使用二層皮也可以製作。

圖5:磨面皮的特色

.壓紋技術 (Emboss)

在以上苯染輕塗料重塗料磨面等四種表面塗飾類型之外,還要提一下常見的「壓紋 」技術。

壓紋是利用滾筒或大面積鋼板,配合壓力、溫度,在皮革表面壓印出特定紋路的技術,這個技術可以應用在上述四類皮革中的任何一類上。透過壓紋,能賦予皮革表面各異其趣的風格,例如荔枝紋、布紋、十字紋,還能印出模仿鱷魚、蜥蜴、鴕鳥等稀有皮革的紋路,有助於提升商品價值。經過壓紋的皮革由於皮革纖維被壓縮,因此手感比較容易顯得硬挺,紋路也比較不容易隨著皮面扭曲而產生變化。

相對於人工壓紋,縮紋 (縮花)摔紋技術則是使皮革表面產生天然紋路的技術。由於皮革各部位的纖維狀態不同,經由縮紋、摔紋產生的紋路也會有所變化,通常靠近動物背脊、臀部的部位,皮革纖維緊密,產生的紋路比較細緻均勻;而肚邊、腋下部位,會因纖維鬆散而產生較粗大的紋路。

製作高級皮件時,經常偏好使用紋路細緻均勻的脊臀皮,而捨棄紋路質感較差的肚邊。在追求環保與低成本的時代,壓紋技術能製作出非常大面均勻一致的紋路,再搭配修飾瑕疵的塗料技術,能有效提升皮革利用率,減少廢棄的邊皮角料,例如荔枝壓紋皮革便是模仿天然縮紋牛皮的紋路而製作出的。

圖6:壓紋皮的特色

所以皮革到底有多少種類?

讓我們來整理一下前面看到的分類方式與皮革種類:

來源動物分類,可分為牛皮羊皮蜥蜴皮鱷魚皮等等,各有其特有的質地與紋路。

鞣製方式分類,可分為鉻鞣植鞣,與其他較少見的油鞣、鋁鞣、醛鞣等等。

表面塗飾分類,可分為苯染輕塗料重塗料磨面四類,另外還有壓紋技術可搭配應用。

看完了這麼多皮革的類型,是不是有一點頭昏眼花,不知道到底該依據什麼規則來分類,又該從哪裡開始挑選適合自己的皮革呢?

下一篇《皮革通識課(三):該如何挑選適合我的皮革》,也就是這一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我會整理出我認為最實用的一種分類方式。另外,還會集合許多皮革相關的專有名詞解釋,看完就能讓你成為皮革小字典。

我是DK,一個專注於追求皮革工藝極致的台灣皮件工匠

error: